来源:新京报
近日,已有20年历史的均瑶乳业发布招股书,名称为“湖北均瑶健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并计划发起冲刺,成为“乳酸菌饮料第一股”。然而,靓丽的财报数据背后,是均瑶健康对“风味力”单品和代工模式的严重依赖。
统计显示,早在2016年,常温乳酸菌饮料品牌数量就已超过100个,无论是以小燕、小养人为代表的一二线品牌,还是在中低端表现出色的伊利、光明。 -温市场,或者一些经销商和小工厂。大家都加入了这个赛道。从行业来看,品类单一的均瑶健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难以获得长期业绩支撑,IPO前景并不乐观。
性能取决于“威动”单品
5月24日,证监会官网披露湖北均瑶保健饮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均瑶健康”)招股书,让“均瑶乳业”重新回到公众视野。
据介绍,1993年,27岁的温州企业家王均耀在“一杯奶强国”的感召下,加入乳制品行业。当时,伊利和蒙牛两大巨头尚未完成全国布局。王均瑶拿下包机业务后现金流充足,均瑶乳业也迎来了区域乳企的发展春天。但从行业角度来看,均瑶实际上已经成为一家饮料企业,错失了成为民族乳业企业的机会。
招股书显示,1998年,均瑶健康的前身均瑶集团乳业有限公司成立,继承了集团乳制品及含乳饮料业务。 2011年,均瑶推出“威动力”系列新产品,战略进军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带来了业绩的快速增长,但至今仍无法摆脱对这一超级单品的依赖。
2016年至2018年,均瑶健康营收分别为11.01亿元、11.46亿元、12.8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75亿元、2.31亿元、2.81亿元。其中,乳酸菌系列饮料占主营业务收入的97%以上,“风味力”塑料瓶系列占主营业务收入的近97%。
吉祥健康在招股书中提醒,虽然公司不断研发和推广新产品,但相关项目仍需投入更多时间和资源才能实现预期目标。因此,公司短期存在产品系列相对单一的风险。如果未来该系列产品的外部环境恶化,将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拓展产品线,均瑶健康于2017年推出了“提舒”系列草本饮料和“启梦星”系列膨化食品,但效果并不理想。招股说明书显示,吉祥健康报告期内已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重要原因是“奇梦星”系列膨化产品销量未达到预期。自2019年起,均瑶已停止生产和销售该产品。
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君瑶健康的产品和品类过于单一,利润低、抗风险能力低,很容易触及业绩天花板。乳制品行业专家宋亮也认为,饮料市场生命周期短,常温乳酸菌饮料进入门槛低,既没有技术门槛,也没有资金门槛,无法作为长期业绩支撑。
被数百款竞品“围追堵截”
招股书显示,均瑶健康拟募资约12亿元,用于宜昌产业基地、衢州产业基地年产10万吨常温发酵乳饮料项目,以及均瑶健康品牌升级建设项目。这背后是对代工模式的长期依赖。
2016年至2018年,与均瑶健康合作的代工厂产量已超过公司总产量的50%,其中“威动力”代工厂的产量比例一度超过65%。截至招股书签署日,均瑶健康仍在与6家代工厂合作。事实上,吉祥近三年整体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3.55%、51.78%、64.39%。
目前,均瑶主要瞄准地级市、县级市场,并逐步开拓一线城市和大型乡镇市场。不过,在朱丹蓬看来,低温乳酸菌饮料才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一线市场已被养乐多、伊利等低温品牌占据,而“威力”的价格在山寨饮料较多的农村市场不具备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吉祥的重资产布局并不被看好。
欧睿国际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规模为137.7亿元,低温乳酸菌饮料规模达到203.2亿元。 2014年以来,以优乐多、小羊、小羊人为代表的一二线品牌纷纷进军常温乳酸菌饮料市场。在低温市场相对成功的伊利和光明也加入了常温“赛道”。到2016年,常温乳酸菌饮料品牌数量已达到100个左右。2017年后,受高额利润吸引,部分经销商通过贴牌经营自有品牌,小工厂也纷纷加入,品牌数量不断增加。进一步增加。
江苏一位经销商表示,三四年前均瑶产品的销售非常火爆。 “除了蒙牛、伊利、光明这样的大品牌,没有任何产品可以与之抗衡。近年来,市场竞争激烈,品牌众多。”俊耀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疯狂了。新京报记者从商家均瑶公司了解到,由于销售费用较高,均瑶尚未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打开市场。
均瑶健康在招股书中承认,由于乳饮料行业门槛较低,部分厂家恶意利用“维动力”品牌生产假冒产品。天眼查显示,近年来,均瑶健康已以“侵犯商标权”为由将至少8家企业告上法庭。其中,北京法兰克福科贸有限公司原法定代表人荀超、合约生产商济南绿宝乳业实际负责人陈光宇也于2018年被曝光,并被网上追查。湖北宜昌警方。
实际控制人侄女“失踪”已久
与经营问题相比,吉祥健康股东、实际控制人王均金的侄女王莹莹的长期“失联”似乎更引起外界关注。
2000年,均瑶健康的前身均瑶集团乳业有限公司改制为均瑶集团乳业有限公司(简称“均瑶乳业”)。发起人包括均瑶集团有限公司(2004年更名为“温州均瑶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温州均瑶”)、宜昌华盛实业有限公司以及王均瑶、王三兄弟。俊进和王俊豪。
2004年11月,在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均瑶集团”)收购江苏无锡商业大厦股权的要约收购过程中,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去世。根据王均耀生前的安排,他所持有的均耀集团50%的股权,分别转让给王均金、王均豪各5%,40%转让给他的长子王瀚,王均金、王均豪分别持有委托共同管理。均瑶集团当即选举王均金为董事长,王均豪为副董事长。
但招股书显示,直到2011年1月,均瑶乳业董事会才同意王涵(长子)、王超(儿子)、王宝娣(母亲)、王莹莹(女儿)分别继承根据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王均耀的财产。持有均瑶乳业股份。此后,均瑶乳业多次发生股权变动,但王莹莹均未回应或出席相关股东会议。目前,王莹莹持有均瑶健康67.5万股,持股比例为0.1875%。
均瑶健康在招股书中表示,就本次发行,公司已尝试通过多种渠道联系王莹莹,但均未成功。王莹莹没有出席相关会议,也没有投票或签字。如果王莹莹提出发行以外的其他要求,则存在影响IPO进程的风险。
一位资本市场专家认为,联系不上王莹莹确实可能会增加IPO的复杂性,但并非无法解决。君瑶集团家族内部矛盾激化,他们并不避讳。 “从王均瑶死后的一系列举动来看,王均金主要是在清理王均瑶的权力。”
2015年8月,温州均瑶将其持有的均瑶乳业全部股份转让给均瑶集团,均瑶集团成为均瑶乳业新的控股股东。截至招股书签署日,王均金直接持有均瑶健康28.89%的股份,并通过控制均瑶集团间接持有均瑶健康39.01%的股份。其为均瑶健康的实际控制人。王涵持有的均瑶集团35.63%股份已通过“股权委托管理”的方式由王均金控制,相关委托协议将于2021年8月终止。
IPO前景并不乐观
早在2017年8月,就有消息称均瑶健康前身均瑶集团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均瑶乳业”)拟在上交所上市,并已获得国泰君安证券、爱建证券辅导。这并不是吉祥乳业首次亮相资本市场。
2015年11月,爱健集团公告称,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向均瑶集团、王均金、王均豪收购均瑶乳业约99.8%的股权。本次非公开发行后,均瑶集团将成为爱建集团第一大股东。不过,该计划一经披露,就遭到多方质疑。
当时公布的交易方案修订稿显示,均瑶乳业相关资产账面价值为6736万元,预计资产价值达到25亿元,增值率达到36倍。同期,可比乳制品上市公司的市净率高达2-8倍之间。
除了被高估之外,吉祥乳业还被曝涉嫌业绩造假、大客户取消等。 2015年1月至8月,前五名客户中的新密市新华路量贩为均瑶乳业贡献销售额666万元。但工商信息显示,该客户当年7月才成立。此外,在河南省工商局查不到主要客户商丘市丰收副食品、南阳市佳美副食品的经营信息,上饶市新洲区千军食品店也处于注销状态。状态。
对于媒体质疑,均瑶乳业在其官网发布声明进行解释。但2016年3月,爱建集团调整收购方案,以向均瑶集团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吉祥乳业首次资本市场之旅结束,王均金却成功成为爱健集团实际控制人。
从行业角度来看,王均金非常擅长资本运作。据吉祥健康招股书显示,王均金目前控制至少51家公司和单位,涉及航空运输、金融服务、现代消费、教育服务、科技创新五大业务板块,包括吉祥航空、爱健集团、大东方3上市公司。 2018年,上述三家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2.33亿元、11.58亿元、2.95亿元。
如果均瑶健康成功上市,不仅将成为国内“乳酸菌饮料第一股”,也将成为王均金控股的第四家上市公司。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沉萌认为,均瑶健康在目前业绩较好、估值最高的时候进行证券化,既可以增加财富,又可以拓宽融资渠道,但其业绩难以长期维持。稳定。因此,其IPO前景并不乐观。
针对产品品类拓展、家庭内部矛盾、常温乳酸菌产品是否“健康”、品牌升级建设计划等问题,截至发稿,均瑶健康尚未做出回应。
新京报记者郭铁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