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拉萨10月18日电(记者田金文)浙江台州人王水英一想到在大家认为很遥远的阿里地区教授缝纫技艺,仍然觉得不可思议。
“当时在场的老乡说这里的服装厂需要请一名老师,就问我可不可以来。因为我一直想来,所以就毫不犹豫地来了。到了拉萨才知道。”阿里距离拉萨还有1000多公里,太远了。”王水英说道。
王水英今年50岁了。她18岁开始做裁缝,在温州的服装行业取得了一些成绩,并在海宁开设了自己的服装厂。
聘请王水英任教的康乐新居服装厂,是阿里地区为易地搬迁群众搭建的扶贫车间。虽然缝纫机、裁剪机等设备配备齐全,但由于没有专业师资,牧民缝纫技艺还不熟练。
“这里的工人以前都是牧民,从来没有接触过缝纫,虽然已经在工厂里学习了一年多,但很多人还是不会把缝纫线连接好。”王水英只能从最基本的缝线学习,了解压脚和穿线。有时,由于她对产品质量要求严格,她会多次要求工人返工。
除了教授缝纫工作,王水英还完善车间管理,将裁剪区、整烫整理区、缝纫区的各项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慢慢地,服装厂的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进,订单数量也增加了。
“我从王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我现在穿的工作服都是我自己缝制的,以前我不会缝制。”服装厂工人格桑曲珍说。
今年,康乐新居服装加工厂承接了阿里地区7个县的校服、窗帘、环卫工工作服等产品的生产。
“目前服装厂有30多名工人从事服装生产,我希望尽快教会他们生产出满足市场的产品,帮助他们赚更多的钱,过上更好的生活。”王水英说道。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