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梦龙
随着当下“汉服”热潮,传统服饰已经从荧幕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街头巷尾经常可以看到穿着汉服的年轻人,其中以裙子最为常见。
衬裙是汉族服饰史上最早、最基本的服饰形式之一。它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兴起于魏晋南北朝,一直流行到隋、唐、宋、明时期。夹克是一种短衣,上衣一般长及腰部。下装通常与裙子搭配。襦裙是汉服中上身穿着的短衣和下身系着的裙子的统称。它是汉族两瓣服饰的传统体现。因此,衬裙是两件衣服而不是一件。衬裙的长度较短,一般不及膝盖。顶部称为“茹”。
南宋无名《洗手观花》
新成公主墓出土的《二背侍女》
窄袖短袖裙款式是如何在中国出现并广泛传播的?其实这种服饰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流行胡服短衣、长裤、皮靴。这种衣服行动自如,穿着方便。它改变了过去的长袖长袍和笨重的服装。赵武灵王是中国服饰史上最早的改革者。当时中山王墓出土的小玉人,上身为窄袖斜襟短袄,下身为方格几何图案长裙,腰间系腰带。古人就穿这种衣服。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Ruskirt”。
由于当时军事的需要,赵武灵王决心变法,以富国强民。为了方便骑兵骑射,窄袖、短袄长裤和皮靴的胡服传入中原,也引起了妇女中的短衣风潮;当然,由于楚地湿热,偏爱袖子又短又窄,秦王后和汉高祖都是楚人,都偏爱楚衣。随着文化自上而下的传播,楚服饰势必对汉服饰产生重大影响。此外,穿着这种服装的灵活性也使古人能够更轻松地进行日常工作。可见,衬裙的造型不仅符合当时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且满足了人们的实际穿着需要。裙裾升起继续,并不难。难怪!
秦汉时期普遍流行上衣与裙子相连的深色衣服。那时,无论男女,无论贵贱,还是文官将领,都穿深色衣服。穿内衣的人逐渐减少,但这种服装并没有消失。汉代乐府诗中记载:“长裙连带,宽袖穿于裙下”。到了魏晋时期,人们重新重视裙子,在当时的服装中占据了主导地位。隋唐时期,随着经济的繁荣,服饰也随之发生变化,展现出非凡的辉煌。当时的妇女服装仍以穿裙子为主,但造型上略有变化。小袖短裙出现了。长长的紧身裙被当作下装穿着。裙子的腰部绑在腋下,还加了一条丝绸披肩。穿着外套时,系上腰带,可以凸显身体曲线美,更显曼妙身姿。而且腰部的腰带可以固定门襟,缩小胸腰之间的间隙,不仅方便活动,还丰富了外观。增强了视觉层次感,使服装整体造型更加协调美观。披肩通常用轻纱制成,印有圆形图案,长度通常在两米以上。使用时,将其披在肩膀上并缠绕在手臂之间。随着佛教的兴起,莲花、金银花等图案大量出现在服装上。女式裙子讲究材质、色彩和鲜艳华丽的图案,但不加花的素色白裙也很受欢迎。
唐代画家张旋《太平莲图》中的仕女,均着短衫、长裙,肩披披肩,是典型的盛唐服饰风格。画中还展示了人们穿着短汗衫和半甲服装,汗衫上还加了一件半袖短夹克。根据裙子腰部的高度,裙子可分为齐腰裙、高腰裙和齐胸裙。齐胸裙是隋唐五朝时期一种特有的女子裙式的名称。一般的穿法是双排扣上衣搭配下裙,或者交领上衣搭配下裙,就成了齐胸裙,如《内人双鹿图》所示。
裙裾在宋、元、明时期仍然很流行,当时多作为休闲家居服穿着。短袖袄作为宋代妇女的主要服饰之一,衣着窄袖,色彩图案简单。元代多穿大袖短袄,主要崇尚用金,追求色彩鲜艳。明代的裙子与前朝的裙子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年轻的女士们常常喜欢加上一条带有丝带的短腰裙作为装饰,以修饰身材,增强视觉灵动。
汝裙出现以来的两千多年里,随着朝代的更替,汝裙演变成了许多不同的造型特点。例如,汝裙上出现了束腰、半袖等结构变化。裙子又细分为条纹裙、条纹裙、裙子。马脸裙等款式。尽管襦裙的长度和宽度时常发生变化,但其基本造型始终保持着原来的风格,成为中国传统女装的典型代表。 (猛龙)
来源:北京青年报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