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来,全国服装纺织行业整体承压。随着广州各大服装批发市场陆续恢复营业,“时尚之都”正在逐步复苏。与此同时,广州服装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再次引发关注。
“中国服装名城”招牌重新打磨
12月12日,中大纺织商务区有序恢复营业,恢复往日繁华。广州国际轻纺城是中大纺织商圈最受欢迎的专业市场。商场内不少面料摊位开业,一楼商户复工率达到80%以上。
12月2日,广州白马服装市场也恢复营业。此外,皮具城、义马服装广场等批发市场也已恢复营业。各商场均表示,接到复工复产通知后,立即推动复工复产,积极协助商户办理复工复产登记,并下发相关复工防疫通知。
目前,各大服装批发市场正迎来年终消费冲刺。商家们正在努力应对积压的订单,同时为年底的采购审批高峰期做准备。货运平台数据显示,广州自11月30日调整优化防疫措施以来,12月1日至10日十天内货运订单量环比增长约50%。
“全国面料看广东,广东面料看大中”并不为过。纺织服装产业是广州万亿时尚产业集群的核心。海珠区中大布料市场商圈是广州市5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之一。据了解,仅中大纺织商圈就有专业市场59个,参与商户近2.3万家,直接从业人员多达7.4万人,经营服装辅料品种超过10万种,年交易额预计突破2000亿元。
中大纺织商务区及白云区周边服装工厂与流花、沙河、十三行形成“前店后厂”关系,共同打造华南最大的服装圈。
疫情发生以来,纺织服装行业受到严峻考验。疫情管控期间,中大纺织商圈内所有批发市场、物流暂停生产经营活动;此前,海珠区的服装厂也陷入停产状态。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秘书长陈绍通分析,疫情赶上双11,从服装生产企业来看,供给和产品供应效率下降,很多电商企业无力回天。交货及时,导致退货率极高。即使有订单,商家也无法处理好流量。其次,整体物流有限,消费端也严重不足。双11、双12显得冷清。
但随着优化防控措施的落实,广州服装纺织行业的暖春即将到来。 “对于服装行业的发展,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信心。”陈绍彤直言。他指出,行业整体将慢慢恢复秩序,无论是生产还是销售水平都会有质的提升。
试水直播和私域运营,疫情期间顽强自救
在广州白马服装市场,记者看到不少店内堆放着几袋包装好的衣服。据报道,这些货物是从外地运往客户手中的。正值广东气温降温,季节性羽绒服、毛衣、大衣等需求旺盛。
不少店主纷纷举起手机直播,店员也忙着招待顾客。线下渠道受阻,线上渠道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
陈女士是广州apM时代国际服装城一家服装店的老板。她透露,从11月份开始,她就通过网络直播和微信私域运营断断续续地销售一批商品。在陈女士店里的微信朋友圈里,你可以看到她每天都会发布搭配款式。正当她清理完店里的库存准备提前放假时,商场传来全面复工的好消息。
apM时代国际服装城原名世贸服装城,主打40岁左右的消费群体,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流量并不高。 2019年转型升级以来,商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据观察,商场内的店主普遍较为年轻,且积极“接入互联网”。甚至在一些小店里,不少店主也像陈女士一样,在线下摆脱了单腿走路的状态。国外客户可以根据图片和视频下订单,产品将通过快递发货。目前各地物流正在恢复中,陈女士开始感到希望了。
一些商场内规模较大的门店也会成立自己的直播团队,轮流直播卖货。 “目前直播间的转化率还是相当可观的。”一位店主透露,疫情后他尝试过直播。从一开始,直播间就不火。在坚持每周五次直播六个月后,销量大幅增长并趋于稳定。了解店铺的基本情况。
“整个行业线上线下发展更加均衡,线上线下产品同步开发突破了原来单一渠道销售,未来将成为商业的标配特征。”陈绍彤评价道。
据他观察,疫情之前就已经有了直播业务,但疫情提高了这个板块的增速,让大家很快适应。除了直播之外,商家也会更加注重数字化手段的运用。线下T台上无法展示的东西,现在可以通过3D设计和元宇宙来完成。
虽然近三年行业受到一定影响,但从产品材质、款式来看,疫情期间出现了一些新的细分品类和赛道,也出现了更多新的设计和产品。
不少商场店主已经开始备货春季新款服装,预计月底就能到货。根据服装行业的季节性销售情况,每年的3月和4月是夏装的出货时间。商户们满怀信心,在春节归来后,将以最好的状态迎接一年中最重要的几个月。
暖春来临,服装行业面临新挑战
随着复工复产,广州服装纺织行业转型升级也成为舆论焦点。
中大纺织商务区正迎来优化升级的黄金时期,政府支持、商圈环境、硬件设施、产业服务等均迈上新台阶。近日,“广州市海珠区——清远市产业梯度有序转移招商推介会”在广州召开。据了解,截至目前,广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园区已对接企业5000余家,其中达成入园意向的企业1496家,入园企业超过200家。
在新一轮城市更新中,广州提出将中大布料市场转型升级为专业市场创新发展示范区。服装厂、仓储等纺织服装下游产业将按照规划向清远转移。
纺织服装产业是广东省战略支柱产业集群之一,但《广东省现代轻纺战略支柱产业集群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指出,广东现代轻纺产业创新能力不强。企业规模较小,空间布局同质化、碎片化,产业链耦合不紧密,协同发展能力弱,产业结构布局有待优化。
广东省服装服饰行业协会首席数据官文丹峰博士认为,受城市空间形态、历史因素等限制,海珠区加工厂规模普遍较小,企业发展前景不佳。也有限。园区纺织产业升级规划不仅将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良好机遇,也有利于打造更加完善的市场产业链。
“但是,产业在有序转移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具体的问题。包括如何转移?企业和产业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土壤市场环境能否一致?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区域与区域之间在发展的同时统筹协调,一定能够实现全行业高质量发展。”陈绍同指出。
因此,他呼吁政府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加强与行业协会、平台、行业相关企业的沟通,进行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形成真正符合企业和企业要求的指导方向。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黄晓云、见习记者叶启涵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