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快报》A05版刊登了一张泛黄的彩色照片,三名年轻人并肩而立,发型相似,西装相似,白衬衫、喇叭裤、皮鞋。 (看38年前时尚年轻人都怎么穿?杭州火柴厂厂长晒出旧照片,原来他也是个“心机男孩”!)
照片摄于1982年春天,西湖三潭映月。照片中间站着的年轻人名叫胡无印。他今年20岁,在杭州市蔬菜公司清台门批发部工作。他当时还担任该单位团委书记,后来担任杭州火柴厂厂长。照片中的另外两个朋友是左边的徐国龙和右边的金跃强。他们先后接任该单位团支部书记。徐国龙听说他后来搬到了香港,金悦强也和他失去了联系。老相册里的这张老照片里,还珍藏着那段青春的友情和回忆。
胡五印
照片出现在报纸上的当天早上,胡五因的儿子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电话:“我是金跃强,是你父亲在报纸上找到的老朋友!”打电话的人正是老照片中右边的年轻人。金跃强有一个朋友,是《快报》的读者,在报纸上认出了他。
“一开始我拨打114查吴印的联系方式,但找不到,后来终于找到了他儿子的电话号码。”金跃强把胡无印拉进了杭州蔬菜公司老员工微信群。无独有偶,群友之一正是老照片中左边徐国龙的妹妹。当年她也是蔬菜公司的员工。
晚上九点三十分,胡无音的手机响了,电话那头传来陌生又熟悉的声音:“无音,我一直在找你……”
正是与胡无印分离三十多年、现身在香港的徐国龙。
“早上才出报告,晚上就联系我了,没想到这么快。”胡无印惊叹道。
三十多年没有联系,当时的两个好兄弟伤心得不知道该说什么。 “那些往事一一回忆起来……”在胡无印的记忆中,徐国龙依然是那个活泼开朗、比他小两岁的小弟弟。
1981年,高中毕业的徐国龙进入杭州蔬菜公司清台门批发部,在种子销售部工作。与胡无印、金岳强结为好兄弟。 “我们三个人性格、爱好都很相似,都喜欢运动、旅游、志愿服务,自然就很亲近。”
当时,胡五印住在单位宿舍。徐国龙经常不住在家里,喜欢“呆”在胡五印的宿舍里。
“当时我是团委书记,阿龙是党委副书记,我们可以说是形影不离”,谈起那些一起吃饭、一起生活的青春岁月,胡五音笑着说道。 “每天早上五六点我们就起床,一起跑步、打篮球,早上做运动,一起吃早餐,去单位义务劳动、打扫卫生,然后做自己的工作。”分别地.”
后来好兄弟三个工作单位都换了,陆续成家、创业,联系也少了。
1988年,徐国龙因岳父定居香港,随妻子移居香港。从此,三个好哥们就失去了联系。 “他去香港的时候很低调,临走之前也没有出去聚会,没想到,我们已经分开三十多年了……”
徐国龙:我搬到香港三十多年了,经常怀念干鸭锅笋干。
好朋友分手后搬到了香港。徐国龙这些年经历了怎样的人生经历?我通过电话联系了在香港的徐国龙。
徐国龙
“其实我一直在找吴音,只是当时我们没有手机,所以分开后就联系不上。”徐国龙在电话里缓慢地说着粤语口音。他说他会定期回杭州探亲,有时一年几次,有时几年一次。每次回到杭州,语言模式都会自动切换回“杭州话”。老朋友们,你们有无印的消息吗?但没有人能说得清楚。”
移居香港后,徐国龙一直从事贸易工作。现在他的女儿也在香港组建了家庭,一家人已经融入了香港这座城市。
徐国龙说,刚到香港时,他感觉差异蛮大,“交通、建设等很多方面,但现在都差不多了。”虽然许国龙早已习惯了香港的生活,但许国龙仍时常想起杭州帮菜,“比如笋干鸭……”
每当看电视时,电视里的某个片段总会不经意地勾起徐龙国的回忆。他记得当时他和胡无印经常“感兴趣就走”。有好几次,刚下过雨,两个人就骑着自行车去西湖。到了孤山,他们停下来,看着那座“山”。 “外青山塔,外塔”,领略“山景天雨亦奇”。云雾缭绕的西湖美景一直留在徐国龙的记忆中。尽管多年后的杭州不再是同一个地方,但“西湖的美丽从未改变”。
由于今年疫情影响,徐国龙表示,自己回杭州的时间还没有确定,但回到杭州一定要和两位老朋友聚一聚。你可以像小时候周末那样去西湖电影院看电影,也可以像1983年的中秋节一样,买一只巫山烤鸡,带一桶十斤的西湖啤酒,秋季去平湖赏月。喝完酒,心满意足……
金跃强:我在老公司就能做到这一点
金跃强仍在原单位工作,见证了杭州蔬菜公司的历史变迁。
金跃强
金跃强说,从1984年开始,杭州蔬菜公司逐步改变了原来的“统一采购、统一包销”的体制。
1993年,公司撤销清台门批发部,将原场地出租给服装市场。清台门批发部的员工被分流,有的被调到公司其他批发部,有的被停薪留职。
2001年,杭州蔬菜公司进行股权改制,成为“杭州蔬菜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杭州九大市场全部搬迁至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公司成立杭州蔬菜物流批发市场。
2017年,中国帝力集团收购杭州蔬菜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国有企业转制为民营企业。与杭州水果、杭州水产三大批发市场同属帝力集团。
对于金跃强来说,青年时期最难忘的事情就是1984年杭州一场史无前例的大雪。“那天,我们团支部的年轻人都主动到单位去铲雪。”金跃强记得单位里有一个玻璃钢瓦制成的雨篷。由于大雪压弯了柱子,两名年轻员工自告奋勇爬了上去。在两三米高的棚顶上铲雪,“我刚铲,棚子就塌了!”金跃强说道。幸运的是,当时柱子已经慢慢弯曲,所以两名员工没有受伤。 “我们年轻人非常热衷于干脏活,不计报酬。虽然危机过后我有点害怕,但我只喊了两声‘幸运’,就一切都好了。”
现在回想起来,金悦强觉得自己年轻时的快乐很简单。 “职场上的一切都做的妥当,工作完成后,大家一起活动起来很开心,没有其他的压力和想法。”
金跃强说,2017年,他们——杭州蔬菜公司清台门批发部的老员工,成立了一个名为“杭州蔬菜公司清台门快乐帮”的团体。算上胡无印,群里已经有四十人了。他们打算继续寻找其他老同事,等事情差不多了再聚在一起。
前天与两位老友在网上相聚后,胡五音在微信朋友圈写道:我们这一代人集体经历了正式工、转工、民企老员工等身份变迁。唯一不变的是,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岁月流逝,人生沧桑,但幸福永存。
记者黄杰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