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赵开启
在这个娱乐至上的时代,只要有网络,就可以看到各种与娱乐行业相关的新闻。当今社会的名人、艺术家、歌手、偶像都有着极高的曝光度。她们引领着时尚潮流,是广大青少年模仿的对象。他们的招财能力是一流的,一场极其奢华的婚礼可以占据各大报纸的头版。半个月的头条新闻……
那么,中国古代最早进入“娱乐圈”的人是否也是备受瞩目的时代宠儿呢?
一旦接触到这种颜色,你就一辈子都不会改变。
封建社会时期,许多工匠和农民获得了平民(自由人)的地位,但歌舞伎人始终无法摆脱奴隶的地位。他们的名字被编入“异书”,不准与普通人结婚。即使改朝换代,如果不赦免,他们仍然会被奴役。
在封建贵族眼中,歌舞伎演员是他们自己娱乐的工具,可以买卖、赠送。当歌舞伎演员年老体弱时,他们常常被抛弃。有时他们成为政治受害者,甚至可能被无故处决。
(剧照来自舞剧《青铜鸟》)
汉宣帝的生母王翁绪自幼家庭贫困。她被绑架到王室当“家庭妓女”(歌手和舞者)。虽然她机缘巧合地成为了汉武帝的孙媳妇,但最终却成为了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受害人过早死亡。
呆在某人的篱笆下,靠在某人的鼻子上,像浮萍一样,听天由命
唐代宫廷聚集了许多优秀的音乐舞蹈人才。他们有的是乐舞者的后裔,有的是受到惩罚而“沦为乐户”的,还有的是从民间招募到宫廷的乐舞者。其中只有极少数人受到皇帝的青睐并被授予正式爵位,如擅长作曲、编舞、参演军戏的李克己,擅长音乐的白明达,以及舞蹈家安池奴等。但由于这些艺人出身低微,一旦宠爱他们的皇帝去世,他们往往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唐代鼎盛时期的歌舞伎服饰)
曹魏时期就有为死者唱歌跳舞的“铜雀其”。在唐代,还有被囚禁在皇帝陵墓中的“陵嫔”。白居易的《陵妃怜妃》中说:“陵妃,色如花,寿如叶……青丝,发髻稀疏,红宝石皮肤绑在裙子上,想起以前在宫里吃醋的时候,因为贪婪得罪了裴翎……我到死都不会让他离开这个身体。
与“陵园嫔妃”同样命运的还有玄宗时期的“上阳宫人”。他们大多是被遗弃在宫中的歌舞伎艺人,被终生囚禁在上阳宫,凄惨而凄惨。
(玄宗在梨园看戏)
天宝年间,玄宗更加荒淫无度,派遣所谓的“花鸟使”到民间寻找美女,带回宫中供皇帝娱乐。元稹在《商阳白毛人》中写道:“良人见妾心碎,小女以血泪称师,十有一换衣,必为一女”。永远在宫里做侍女。”
(商阳白毛人)
更重要的是,皇帝会强迫他最喜欢的演员为他而死。歌舞伎出身的孟采,因其过硬的职业素质和高超的舞技,赢得了武宗李严的青睐。然而她却没有“麻雀飞枝,成凤”的好运气。武帝死后,“不忍”与她在一起。这位宠妃失散了,他就请她为他安葬。
如果皇帝都这样的话,当地的情况只会更糟。受官员和富裕贵族支持的“官女星”、“家庭女星”不仅没有人身自由,而且生活也得不到保障。
唐代,钓音皇贵妃杜红儿被洛邱(唐代著名诗人,与洛隐、洛叶并称“三洛”)所吸引,向她求教。唱歌。有人看中红儿,不让她接受洛邱的礼物。罗秋大怒,持刀将红儿刺死。随后,刽子手写了一百首《碧红儿诗》,将她与历代佳人相提并论,称赞她才貌双全。杀人后,他假装同情死者,并写诗吟诵。这段“风流韵事”在当时还广为流传,可见歌舞伎人的悲惨处境。
明清时期,歌舞伎演员在社会上仍然受到歧视。明初,规定“戏子”必须穿着奇装异服:头戴绿头巾,腰系红带,脚穿毛皮猪皮靴。而且不可以在街上行走,只能在马路两边行走。清雍正元年,又重申“勒扈子孙,世世代代为娼”。可见,在进入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明清时期,歌舞伎演员的社会地位仍然十分卑微。
参考:
王克芬、董希久、刘凤珍:《中国古代舞蹈家的故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