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寇勇
10月18日,江西省新余市仙女湖一座古桥“崛起”。看似“上涨”,其实是因为湖水位下降了。消息传开,游客和古桥建筑爱好者纷纷前来一睹“万年桥”的真容。
“其实,万年桥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对于居住在新余市分宜县前山镇岭下村的村民来说,他们多次亲眼目睹了古桥“出水而出”的壮观景象。此时此刻,今年70多岁的彭德建会搬着一把竹椅,在自家院子里眺望几百米外的古桥。 “这是记忆和思考!”他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仙女湖面积50平方公里,是新余市著名的旅游“打卡地”。湖中有100多个岛屿和数万公顷的原始森林。是亚洲最大、江西省首家建立的亚热带树种基因库。湖型风景区。 2016年8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仙湖“中国七仙传说之乡”称号,被誉为“爱情圣地”、“演绎爱情经典的摇篮”。
事实上,爱情离不开现实生活。承载着岁月沧桑的“万年桥”,在这片人间天堂留下了怎样的历史记忆?它揭示了古代劳动者怎样的智慧和聪明才智?
万年桥、严嵩“不断斩乱”
分宜是明代权臣严嵩的故里。从明朝嘉靖年间从翰林院进入仕途开始,严嵩就从青云官升至内阁首席大臣。他的历史早已确定。但从他的文学、书法等艺术造诣来看,他不失为一位了不起的“大师”。就连清代大学生纪晓岚也称他“在同龄人中独一无二”。不幸的是,由于腐败的名声,严嵩成为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因个人原因而放弃工作的例子之一。
严嵩现存唯一的《千山堂集》中有一首《东堂新阵》诗:“植树荫泽钓鱼,数椽子谈隐居。”别“野民生计少,观应处处沧浪。”这首诗相传是严嵩春风得意时,在故乡造屋造桥时所作。
分邑古为吴、楚之地,明代属袁州府管辖。据史料记载,由于湖对面有黔阳湖(仙湖上游),当地人在南下做生意时,除了携带行李走陆路外,多使用古时修建的简易木浮桥。要经过的湖。分宜古城也因此得名。比较偏僻、落后。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明军剿匪取得巨大成功。敌军首领纷纷被俘,被囚禁在京城。趁着这喜庆的气氛,分宜人民通过严世番给父亲严嵩写信,倾诉城东清远古渡浮桥频繁损坏给人们带来的不便,请求改建为石拱桥。严嵩爽快地答应了。一方面,他派严世蕃回到分宜,在清远十渡以东选桥址。另一方面,严嵩因欣赏江南精美的桥梁建筑,亲自前往江浙考察桥型、聘请工匠、采购石料。用大船载到樟树,再装上小船,运回沅水分宜。
关于万年桥的来历,也有“被盗”之说。江苏著名考古学家牛世礼在《可怜的万年桥》一文中写道,明嘉靖年间,苏州徐江上已建有万年桥。当时,势力强大的严嵩来到苏州视察政务。他在万年桥上站了许久,抚摸着栏杆和石狮,连声赞叹:“好雄伟的万年桥啊!”这些都被严嵩随行的苏州太守注意到了,于是他招募了一批技术高超的人才。砌工们将每块石头编号后,按照编号将其拆除,全部运至严嵩家乡,按照分宜县门口沅水原样重建。因此,牛十力断定,苏州现有的万年桥只是仙湖万年桥的“赝品”。当然,关于这一理论的争议始终没有定论,只不过增添了一份幻想色彩。
据严嵩所著的《分宜县万年桥记》记载:“司樵曰:‘万年桥’,是不忘帝王恩德,祝愿长寿,天地关系无限!”当地民众也有不同的看法。万年桥素有“南北通衢”之称。分宜古城也因为这座桥而进入了繁荣昌盛的新阶段。
“水中之梁”所蕴含的造桥智慧
万年桥长384米,宽7.68米。据记载,整个桥梁建设工程历时10个月才完成,耗资2万多两白银。
陪同科技日报记者专程考察的徐国平老师是江西省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据他介绍,万年桥分为桥基、桥拱、桥面三部分。桥基由10个由数千块岩石砌成的桥墩组成。桥拱共有11孔。曲线轻盈圆润,桥面宽阔平坦,铺面铺有大块青石板,两翼由望柱、栏杆相扣的石栏杆保护。上面雕刻着珍禽异兽和奇花异草。刀功刚健,细腻。栏杆两端有两对抱鼓石,与桥头正好成一条直线。两对石狮背对峙。可以说,其建造之精美,是当时造桥美学的巅峰之作。
拱桥古称“水中梁”。据徐国平分析,万年桥的每个桥墩上都嵌有一只粗糙的吸水兽,分水菱形鹅翼桥墩呈圆锥形,牢固地立在桥墩水面上。这座建筑不仅雄伟高大,而且具有分析波浪的功能,减缓湖水的冲力,巧妙地发挥桥基的自我保护功能。这也是保证拱桥稳定性的前提。
徐国平表示,中国拱桥建设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其形式之多、造型之优美傲然屹立于世界桥梁建设史上。其中,万年桥的拱门是完美的压力拱门。桥墩除了用花岗岩石外,还用糯米汁制成。每个桥拱除了与石灰混合粘合外,都是用长石和短石组合砌成的。长、短石块连接面镶有凹凸,以增强抗剪能力。这是需要在施工过程中稳定桥拱,确保桥面的荷载通过拱作为压力传递到桥墩上,而不需要额外的抗拉材料。至于桥面所用的青石板,不仅耐磨,而且颜色易于均匀。它是中国人千百年来青睐的路面材料。
“科学合理的结构,精心严谨的选材和施工,这种‘优秀的组合’,构成了历经数百年水流侵蚀而幸存下来的万年桥。这是我们祖先的智慧,也是精神的生动体现。”的工艺。”徐国平感慨地说。
“十万移民”让万年桥消失在水中成为历史
1958年,因江口水库修建,分宜县搬迁新址,10万余户居民随之迁入。仿佛一夜之间,万年桥与分宜古城一起沉入了浩瀚的湖水中。后来为了方便通航,跨度14.4米的中央拱门被炸毁。从此,这座有着402年历史的古桥就留在了史书和老人们的记忆中。
2019年,在万年桥被淹没61年后,常见的万年桥与市内其他200多座古桥一起被列为新余市第一批古桥保护单位。同时,新余市安排专项资金启动第一批古桥保护工程。通过修缮、禁航、编制保护规划、出版相关信息书籍,成为怀旧的载体和当地文化遗产的象征。
科学技术的进步总是与历史的步伐齐头并进。资料显示,从古至今,拱桥一直是我国最常用的桥梁类型。据不完全统计,拱桥占我国现代公路桥梁的7%以上。由于石材资源丰富,拱桥多采用石材建造。当今世界,由石拱桥衍生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形式更加繁盛。拱桥的单孔跨度也由古代的几米、十几米扩大到百多米。
金秋十月,枯水期,沿着仙湖岸边的河床,从浅滩上望去,半身露出水面的万年桥就像一条蜿蜒的巨龙,折射着历史的倒影。夕阳的余辉。这种残缺的美,诉说着时代变迁的故事,也彰显着文明的力量。
来源:科技日报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免责声明:转载本文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若来源标注有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携带权属证明与作者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