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2022年上海市居民体育消费调查报告》发布。本次调查受上海市体育局委托,上海领电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开展,采用电话调查的形式。共调查样本248897份,回收分析有效居民样本9706份,覆盖上海所有街道、乡镇。
报告显示,当年上海居民人均体育消费为3435.6元,占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32%)和人均消费支出(7.46%)的比重,与2021年基本持平,且仍领先于全国大部分城市。以此推算,2022年上海体育消费总规模约为850.62亿元。
以体力运动消费为主
总体增长趋势依然
从结构上看,2022年上海居民消费仍以实物商品为主(59.5%),服务型体育消费占比(40.5%)较2021年有所下降,但较2020年仍将有所上升。服装鞋帽、运动器材、智能运动器材、健身会员费及指导等均处于发展优势领域,人均消费金额和消费发生率较高;体育训练和教育的发生率虽然不高,但人均消费金额较高,处于发展和维持区域;户外运动器材、场地及相关器材和用品、运动代餐/补品/饮料、运动消费等租赁率较高,人均消费金额较低,处于开发修复区;体育旅游、体育赛事等体育消费领域属于发展机遇区。
户外运动蓬勃发展
郊区强,远郊明。
本次调查重点关注的四大新兴运动(户外、垂钓、冰雪、电子竞技)中,户外运动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拥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消费发生率29%),但人均消费较低(1192元);钓鱼运动人均消费最高(2317.4元),其次是冰雪运动(2198.1元)。
2022年,郊区居民将成为上海体育消费的主力军,其消费发生率和人均体育消费均高于远郊和城区。远郊体育消费增长抢眼,成为2022年体育产业发展的“东风”。
年轻人消费能力和意愿较强
未成年人是体育消费主力军
一般来说,年龄越年轻,体育消费能力越强,服务型消费比重越高,消费结构越均衡。 00后及以后人均体育消费最高,远超其他世代; 80后和90后的体育消费相似。 00后及以上人群服务型消费占比最高(49.2%),“体育培训服务”和“健身会员费及指导”的消费金额远高于其他世代。 20世纪60年代及以前出生的人的消费习惯更趋于传统,行业应做好市场化、智能化和老龄化并重的准备。
随着“双减”政策的出台,更多家长开始关注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上海未成年人人均体育消费约为成年人的2倍,而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的消费差距较2021年有所缩小。
“她经济”方兴未艾
女孩的运动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
上海成年女性人均体育消费为3326.6元,比男性高148.8元。与此同时,成年女性在服务型体育消费方面的投入较多,尤其是健身会员费及指导、运动培训和教育方面的消费明显高于男性。未成年人方面,女生消费发生率略高于男生,而男生人均体育消费则远高于女生,相差1000多元。女孩的运动需求可能无法得到很好的满足。
多种因素吸引居民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有望改善
优化场馆供应、促进特色消费、丰富赛事活动是吸引居民体育消费的三大核心因素。其中,网站优化不再局限于“新增内容”,改进服务的需求也被提及不少。此外,居民还希望产业发展更加注重公益性、群体性和配套设施。
未来一年,体育消费趋势预计将向好。调查显示,32.03%的受访者计划在2023年加大体育消费投入,较上年增加13.4个百分点。尽管城市居民更加注重健康消费,但体育产业也需要灵活回应居民审慎的消费决策,了解居民对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取舍。
来源:上海体育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