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5日上午,山东省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三年来全省法院破产审判工作情况。并公布了山东省法院审理的十大典型破产案件。
淄博蓝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燕集团)是一家集纺纱、织造、印染、服装于一体的国内大型牛仔布产品生产企业。成立于2001年11月27日,注册资本1.96亿元。经营范围包括纺纱、色织面料、印染面料、针织品、服装鞋帽、纺织机械及配件的设计、生产以及货物进出口。该公司是全国纺织百强企业之一,员工人数最多达12000余人。近年来,受国际国内经济低迷、纺织行业衰退、流动资金短缺等影响,无法正常生产经营,无法清偿到期债务。
2013年8月9日,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淄博中院)根据蓝燕集团的申请,对蓝燕集团重整作出裁定。 2014年3月31日,发布(2013)淄坡资第4、5、6、7-2号民事裁定书,裁定蓝燕集团、淄博奥宏纺织有限公司、淄博瑞康纺织有限公司.淄博鹏丰纺织有限公司合并重组。因为2014年7月9日四家公司合并重组对重整计划草案进行投票时,部分投票小组未能通过重整计划草案,随后未能达成共识,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破产。
蓝燕集团复杂的历史背景、沉重的债务和巨大的企业负担,决定了尽管破产清算,但彻底解决公司困境的关键仍然是引入有实力的战略投资者。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导管理人与十几家投资人进行谈判。特别是指导管理者根据投资者的业务领域和关注重点,选择蓝燕集团的不同资产作为谈判标的。经过多轮艰苦激烈的谈判,最终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 2015年9月,天鸿集团投资山东蓝燕,公司开始正常运营。年产4000万米高端牛仔布项目和年产1000万米高端环保丝网项目被列为市重大项目和周村区重点项目。为解决员工问题,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案件推进过程中与政府、管理者、投资者反复协商,最终实现了公司大部分员工的再就业。同时,通过人员和设备的转换,公司顺利完成了我国牛仔服装行业首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创新平台的转化,为后续发展保持强劲的研发实力,公司的生产管理和经营已逐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蓝燕集团进入破产程序后,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导管理人始终坚持以“物”“破”的理念。即使转入破产清算程序后,也始终坚持“避免贬值、确保保值、努力增值”的原则。以“设备在运转、员工在工作、市场在维护”为最佳状态,采用租赁运营方式,达到“生产不停、团队持续分散、无损失”的效果的市场”。
蓝燕集团作为一家老企业,员工身份复杂。能否妥善安置员工,关系到破产工作的成败。在企业破产案件受理和审查阶段,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建议相关当事人考虑制定安置方案;在案件推进过程中,要求破产公司股权或资产购买者充分考虑接收员工。在具体推进过程中,人民法院、当地政府和投资者多次与市、区人力资源、社会部门反复协商协调,最终认识到2015年8月14日“不仅是公司宣告破产的日子,也是新项目启动的日子,同时也是员工上岗的日子。此外,破产程序中还面临一个问题,即对于具有特殊资质的公司,由于公司换壳且政策不允许转让,公司原有的特殊资质,即优质或针对上述问题,本案探索并尝试了行政许可的“平移转移”,即在新企业全面接管原企业人员的前提下、设备、技术等生产要素,行政许可由原企业通过行政审批手续转移至新企业。本案中,战略投资者上海天宏集团注册成立山东蓝燕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收购蓝燕集团大部分优质资产,继承蓝燕集团牛仔研发技术、生产设备、管理人才。在本次资产整体转让的背景下,国家发改委认定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淄博蓝燕技术中心”最终成功转让给山东蓝燕纺织服装有限公司。每月开发数十种新产品,保持产品创新开发能力和行业领先的技术水平。
闪电新闻记者马锐、杜宇杰报道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