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流的快速发展和网购保障的逐步完善,网上购买服装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然而,线上服装商品信息的不透明也成为影响消费者购物体验的一大痛点。
今年3月15日,潇湘晨报记者对网络服装店安全技术类别披露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知名服装品牌对安全技术类别的披露都比较明确,但部分品牌在这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漏洞,而网红店对安全技术类别的披露不规范也很常见。业内专家建议,品牌商网店仍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披露产品信息。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应养成阅读标签和安全技术类别的好习惯,以避免买到不合格的产品。
服装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去年双十一,我在一家网店买了一件内层,店里粉丝很多,评价普遍都不错,看到款式就立刻下单了。”消费者雯雯告诉记者,衣服收到后,吊牌上只写了几行品牌标志和宣传语,但她并不在意。她剪掉标签并拿去清洗。 “洗的时候发现衣服掉色很多,但我觉得深色衣服掉色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洗完晾干后就直接穿了。每次穿这件衣服都觉得痒,然后我开始感觉到了。我以为是因为天气太干燥了。”雯雯说,尝试换了几次衣服后,她发现身上的痒可能是衣服引起的。
这段“踩雷”的经历让雯雯开始注重服装的品质。她发现,很多网店并没有在商品详情页上张贴服装吊牌、执行标准、安全技术类别等信息。 “网店的产品介绍总是以款式为主,总是用大量的模特图片来向消费者展示衣服有多好看,连尺码、面料等基本信息都一笔带过。”
根据GB 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纺织品、服装分为A、B、C三个安全类别。即婴幼儿纺织产品、服装应符合A类技术要求产品;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应符合B类产品的技术要求;不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应符合C类产品的技术要求。
中国服装协会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南派依特服饰有限公司依阳品牌高级定制专家魏光良表示,GB 18401-2010标准采用多项指标来划分服装安全技术类别。其中,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残留量、pH值等需要严格控制。
甲醛含量超标的主要危害是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引起皮肤红肿、瘙痒。严重时会引起咳嗽、支气管炎等疾病;可分解芳香胺,俗称“偶氮”,是服装染料常用的添加剂之一,当人体皮肤吸收一定量并在特殊条件下,可分解产生致癌芳香胺,从而改变人体的DNA结构。身体并导致癌症或其他严重疾病。但芳香胺的分解会与有关物质发生某些化学反应。最后,对人体无害;过高的PH值会干扰人体表皮的酸碱度,常常引起浅表皮肤病,刺激皮肤。
大多数网上商店没有规范安全技术类别的披露
本次调查中,记者随机选取了30家网络店铺,对店铺安全技术类别披露情况进行调查。 30家门店包括15家知名服装品牌旗舰店、15家网红服装店(门店粉丝超百万,门店等级达到3金皇冠),涵盖男装、女装、童装三大品类。
调查显示,7家知名服装品牌旗舰店的安全技术类别均有明确披露。品牌将在产品详细信息页面上附加产品吊牌。消费者可以直接、快速地了解服装的安全技术类别。一些品牌还会在产品详细信息页面上包含产品标签。测试证书已发布在页面上。
8家知名服装品牌旗舰店均未在商品详情页披露安全技术类别。其中,安踏、雅戈尔、ONLY、鸿星尔克四个品牌的客服人员可以向记者告知服装的安全技术类别。不过,ZARA、李宁、Sundesi、Lululemon在记者咨询时均未明确告知服装的安全技术类别。
当记者询问服装的安全技术类别时,李宁客服回复称,不同时期生产的国家标准会有所不同。产品符合标准后才发货。请放心购买,具体符合标准的在收到时才会收到。检查产品标签。 Lululemon的客服也含糊地表示,服装可以放心购买,店内产品均为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产品。 ZARA客服回应称,未找到记者指定款式的安全技术类别,记者收到产品后可以查看产品标签。 Sundesi的客服也表示,未找到指定款式的安全技术类别,无法提供吊牌照片。
15家网红服装店中,只有两家披露了服装的安全技术类别或在商品详情页张贴了服装的检测证书,另外两家只披露了个人款式。在11家没有宣传或宣传不完整的网红服装店中,有7家客服人员在咨询时能够告知记者服装的安全技术类别或产品标签,另外4家无法告知记者安全技术类别或产品标签。服装的技术类别。
其中,“新棒棒辛本本”的客服人员表示,可以帮记者查询,如果找到会留言。但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香港文人》《悟空有货》《小尼罗街嘻哈》直接表示无法提供。值得一提的是,“陈陈玛女童店”和“Cream Kids童装”这两家童装店只能模糊地表明产品合格,可以放心购买,但无法提供指定的安全技术类别。衣服。
律师:商家未披露安全技术类别将受到处罚
据了解,GB 18401-2010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即生产企业必须按照该标准进行生产,并且必须在产品标签上标注产品安全类别。婴幼儿服装还应符合GB 31701-2015《婴幼儿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婴幼儿服装必须在产品标签上明显标明“婴幼儿用品”字样。
“可以说,市场上流通的不合格服装仍然有相当数量。”魏广良告诉记者,服装安全技术类别的鉴定非常复杂,成本也很高,需要专业的场地、设备、仪器、试剂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只有大品牌和厂家才具备检测条件。一些复杂的测试还需要送到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鉴定机构进行检测。第三方检验的费用也是很多小企业难以承受的。
“一般来说,物理检测项目都比较便宜,一批检测的服装只需几十到几百元。但有些化学检测项目需要更高的检测成本和更严格的检测条件,一件项目只需要几千甚至几百元的检测费几万元,一些小商家不想增加成本,干脆不检测,有的甚至只是伪造检测报告,就敢外卖产品,所以建议消费者最小心买衣服时,最好选择大品牌、大厂家生产的产品。”
湖南金洲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徐毅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吊牌上都会有安全技术信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经营者(商户)销售的服装应当贴有相应服装信息的吊牌,并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告知消费者相应吊牌上的商品信息。经营者未履行上述义务的,有关管理部门可以介入调查,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经营者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
“网上不是法外之地,网上销售的服装也应该严格遵守国家行业标准,生产合格产品。”魏光亮表示,消费者在购买前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页面,了解产品的规格。对于材料、执行标准、安全技术类别等信息,如果页面上没有相关信息,可以咨询客服。商家有责任和义务如实告知消费者产品信息,并出具符合规定的产品吊牌和质量检验报告。如果商家无法提供,魏光亮建议消费者放弃购买,“不要为了自己喜欢的款式而放弃品质,而忽视了自己的健康。”如果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的衣服没有标签或安全技术类别标签,则基本上可以确定该衣服是不合格产品。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无理由退货,也有权向平台或平台所在地市场、质量监督部门投诉。
潇湘晨报记者沉晓怡
爆料维权渠道:从应用市场下载“晨间视频”客户端,搜索“帮助”,一键直达“晨间帮助”平台;或拨打热线电话0731-85571188。政企内容服务专座:19176699651。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