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
作者: 季亚男(光明日报高级编辑)
信息图片
学者传记
王志良,1928年6月出生于陕西汉中,江苏省江宁县(现南京市江宁区)人。笔名志良,著名翻译家、学者。 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后留校任教。 1954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1978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93年退休。历任上海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全国高校外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作家协会会员、上海翻译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位翻译普希金名著《叶甫盖尼奥涅金》的诗人。主要翻译《叶甫盖尼奥涅金》、《船长的女儿》、《安娜卡列宁》、《黑暗之心》、《我们共同的朋友》、《前夜》、《贵族之家》以及屠格涅夫的散文诗等多部。 30 幅作品。主要著作有《论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论19世纪俄罗斯文学》等。主编《俄罗斯文学与中国》、《外国文学史纲要》 、《比较文学三百年》等创作了长篇小说《饥饿山村》。 2013年出版智慧集14本,分为翻译集、创作集、文学批评集、教学集。
2006年9月,中国翻译协会设立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14年来,季羡林翻译《罗摩衍那》,杨贵妃翻译《红楼梦》,何兆武翻译《社会契约论》,屠岸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许渊冲翻译《诗经》,并着有《诗经》。 《法国文学史》的刘明九和《尤利西斯》的文洁若都曾获此殊荣。
2019年11月9日,一位来自上海的92岁俄语翻译获得了这一称号。他的名字叫王志良。
集海初冬的一个下午,微风拂面。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村是一座古老的员工宿舍,院落幽静,树木茂盛。王志良老师就住在这里。一栋普通楼房的四楼,只有一间41平方米的老人公寓。简洁干净,有书房、卧室、客厅。坐下后,王志良和妻子吴美娟热情地谈论了自己的翻译生涯、教学研究和生活经历。坎坷坎坷,荣辱共荣,感情的直接表达,一波三折,令人心碎。
熟人
然而,在我们北方的夏天,
这只是模拟南方的冬天,
每个人都知道这只是昙花一现。
虽然我不同意这个说法。
天空已经是秋天了。
晴天很少,
日子一天比一天短,
树林里传来悲伤的叫声,
不忍推开神秘的阴影,
薄雾笼罩田野,
大雁已开始南飞,
他们排成长队,嘎吱嘎吱地叫着。
现在已经十一月了
一个非常无聊的冬天的开始。
——《叶甫盖尼奥涅金》第四章第40节
(王志良译,下同)
1928年6月,王志良出生于陕西汉中的一个书香家庭。其祖父王士波为清末民初曹彰法师。父亲王霞五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经济系。我的母亲魏是上海圣玛丽女子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这是一所贵族教会女子学校。她有扎实的英语基础。
两岁时,当母亲说出英文字母时,王志良也跟着学,开始对英语有了模糊的感觉。渐渐地,随着他长大,在母亲的鼓励下,他爱上了学习语言。
1941年,王志良在陕西城固西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迁往后方时使用的名称)读书时,被一本陀思妥耶夫斯基的《 《罪与罚》魏从武老师译。被吸引了,我从此爱上了俄罗斯文学。
资料图片
1947年,王志良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 1949年2月,由于当时国内俄语人才短缺,地下党组织一批北京大学学生到延边创办的俄罗斯干部学校(当时称哈尔滨外国语学校)学习。后又迁往老区哈尔滨。王志良就是其中之一。
王志良还清楚地记得,他的几十个同学从北京出发,挤进一辆没有窗户、底下堆着稻草的铁皮罐车,用了两天两夜抵达哈尔滨。
新的学习生活开始了。这对于王志良来说是新鲜而丰富的。有一天,他用微薄的生活费,从秋林公司买了一本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图鉴和一套三卷本的《别林斯基选集》。
虽然当时他的俄语水平很低,看不懂插图不清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但王志良坚信自己将来一定能看懂,一定要读。正是这种思想决定了王志良的人生选择和命运。
1949年7月,志旺因关节炎复发,不得不返回北京继续在北京大学学习。幸运的是,为了满足当时国家迫切的政治需要,从1949年9月开始,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开设了俄语组(后来的俄语系)。王志良从法律系转学,成为北京大学俄语系第一位学生,并兼任系支部书记。
从此,在北大老校区红楼和灰楼之间的民主广场,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早上都能听到有人朗读《叶甫盖尼奥涅金》。他就是王志良。
帝国/皇冠
但你看,目的地并不遥远,
白色的莫斯科城就在眼前,
金色的十字架闪闪发光,
站在教堂的圆顶上,
钟楼、教堂、花园和宫殿。
突然出现在我眼前,
看看它所形成的弧线,
哦,兄弟们,我多么高兴啊!
当我因分离而悲伤时,
当命运迫使我流浪时,
莫斯科,我会永远想念你!
莫斯科……对俄罗斯人民来说,
这手机里有多少东西?
得到回应,融入其中。
——《叶甫盖尼奥涅金》第7章第36节。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