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存货?有存货!仍有库存。
近十年来,服装库存问题一再出现,尤其是每年Q4,库存清仓始终是“新话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形成条件反应。今年哪个品牌会破产?
表面上,消费者看到的是,双11活动后,安踏携手FILA称霸国产运动品牌GMV榜,优衣库夺得男女装品类门店GMV桂冠。然而,他们并不知道这“美丽景象”的背后是库存的高压和不断增长的库存周转天数。
根据各品牌公布的半年报分析,库存价值与营收的比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安踏体育上半年营收259亿,库存金额也达到近90亿,占比三分之一。库存周转天数也小幅增长至145天;海澜之家仍是行业“库存巨头”,库存84.9亿与半年营收差距仅10亿。森马半年营收56亿,库存40亿。
这里还有一些特别的东西。海澜之家拥有7700家线下门店,加上独特的可退货商业模式,这意味着海澜之家需要长期处于高库存状态。不过,海澜之家还推出了旗下子品牌“海宜家”,专门回收库存,重新贴标并转售,减少库存应计损失。
海澜之家董事长也在股东大会上怒吼:“营收规模不超过海澜之家的人,不配质疑海澜之家!”
女装方面,各品牌库存周转天数均超过250天,金虹时尚、朗姿的库存周转天数达到惊人的452天和431天。也就是说,你今年买的衣服很可能是上一年年底生产的。
被库存“压垮”的美邦陷入被动局面。年度存货拨备价格下降。直到今年,仍有出售公司资产的消息传出。随后出现了一系列清理库存、品牌形象受损、关店等打折行为。
在大众服装领域,森马可能是生存得最好的公司。一方面,森马集团有巴拉巴拉童装支撑着其一半的营收。另一方面,森马也在对直营店进行改造,以满足当今年轻消费者以及中小店的需求。该方案将公域流量引入私域,直接满足消费者的前端需求。
显然,从不同赛道、不同品牌都透露出,【去库存】仍然是行业的主流问题。
事实上,近三年来,服装行业已进入周期性去库存调整。
2010年之前,大量企业进入服装市场,扩大基地;
2011年以后,供给两端趋于稳定,电商的兴起给线下零售带来挑战,导致渠道调整;
2018年以后,供给超过需求,迎来去库存阶段,降本增效成为主旋律。
也就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内服装行业在去库存周期中遭遇了突然的调控,从而放大了库存问题。很多企业破产,最终的原因都归咎于疫情。即使没有发生疫情,仍然会有很多品牌从行业中消失,而情绪就像加速时间的催化剂。
当前服装行业库存高压的局面,一方面是市场竞争造成的,另一方面是传统服装行业自上而下的供应体系造成的。
根据刚刚发布的《中国服装行业私域白皮书》分析,随着年轻消费群体对服装的整体需求日益丰富,从满足穿搭需求到情感需求,服装行业越来越趋于多元化。细致化,相应地要求服装企业更加精细化的运营,面向消费者。
传统服装企业在这方面的反应往往远不如国外快时尚品牌。最终,传统品牌库存积压,快时尚品牌无货可卖。
另一方面,国内传统企业自上而下的供给体系,导致了生产端和消费端的需求分离。厂家订货会、传统代理经销模式等都是老供应链的产物。
单向供应模式(我生产什么,你卖什么)已不足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能够连接生产端和消费端的C2M产销协同供应模式,是当前降低库存、及时匹配消费者需求的有效方法。
写到最后
如今的服装行业,高库存只是结果,生产供应才是源头。只有提高品牌对前端流行趋势的敏捷性,按需生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库存压力大的问题。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