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航英,世界网商
成立23年前的拉夏贝尔曾是拥有近万家门店、营收超百亿的女装巨头七格格时尚女装。但近年来,其衰退速度不断加快。
11月23日,拉夏贝尔发布公告称,该公司已收到法庭文件,并被三家公司追债。但因无力赔偿而被要求破产清算。
拉夏贝尔的账户里没有食物和饲料。截至9月30日,拉夏贝尔总资产为28.9亿元,但总负债达到38.6亿元,资不抵债。
年,拉夏贝尔营收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女装上市公司之一。然而,危机已经出现。年至年三年间,拉夏贝尔总共亏损约42亿美元。近两年来,它一直在通过收缩业务、甚至出售房产来偿还债务等方式进行调整。
创始人邢家兴曾表示,将聚焦主业,“另起炉灶”,但现在看来,自救措施收效甚微。邢本人也以股权质押偿还债务,其持有的1.87亿股全部被拍卖,失去了公司控制权。
自年A股上市以来,拉夏贝尔市值已升至120亿元,但目前市值近期徘徊在10亿元左右,濒临退市。
有趣的是,“破产”消息传出后,不少昔日粉丝走进拉夏贝尔直播间围观、捡漏。11月24日至25日晚,吸引了超过20万观众,远超平时。
从不断的“负面”公告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这家昔日女装巨头的焦虑。
11月23日,拉夏贝尔表示,因此前合同纠纷未能及时支付欠款,且其名下无可执行财产,三名前合伙人向法院提交了《破产申请书》。涉案金额超过新台币万元。金额看似不多,但可能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拉夏贝尔表示,尚未收到法院对本次破产清算的任何裁决,将继续向法院提出异议。
为了偿还债务,拉夏贝尔不得不拆掉东墙来修筑西墙。
拉夏贝尔陷入了追债诉讼的漩涡。截至10月29日,拉夏贝尔共涉及58起***诉讼,涉案资金5.3亿元。其公司及子公司共144个银行账户被冻结,冻结金额约1.26亿元;17家子公司股权被冻结,涉及金额约6.73亿元;债务累积导致4处房产被查封,总价值约17亿元。
在处理诉讼时,拉切贝尔希望通过债务重组和延期还款来争取时间。另一方面,它努力筹集资金和出售资产。近日,拉夏贝尔旗下两家子公司拉夏贝尔服饰有限公司和上海拉夏贝尔休闲服饰有限公司股权正在进行拍卖。
内忧外患的拉夏贝尔已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警告函。此前,由于连续三年亏损,其已被戴上“ST”帽子。如果情况继续恶化,必然会被摘牌。
近万家门店全线倒闭。翻看拉夏贝尔今年第三季度的财报,可以看到四个字:“全面崩溃”。
拉夏贝尔等近10个品牌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线下门店也大幅萎缩。截至9月底,门店只剩下349家,10个月内减少了600多家门店。要知道,截至年底,它在全国的门店数量仍然超过家。
导致拉夏贝尔一路下滑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
一是疯狂扩张,忽视主业。
年,拉夏贝尔提出“多品牌、以直营为主”的扩张战略。截至年A股上市,其已在全国开设门店超过家,包括拉夏贝尔、普埃拉、7修饰、拉巴比特等,品牌数量一度超过20个。
从男装、女装到童装,拉夏贝尔正在努力打造一个“全品类服装王国”,为整个家庭提供服装。
但最终造成业绩的依然只有拉夏贝尔和普埃拉两个主力品牌。新品牌在风格上差异化不强,培育期需要巨大投入,进而分散了主品牌的精力。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拉夏贝尔的许多新品牌来说,研发费用长期以来一直为零。没有研发设计能力的直接后果就是产品同质化严重,大多靠低价促销来吸引消费者。
巅峰时期,拉夏贝尔还涉足咖啡品牌、女装租赁平台、眼镜等“不务正业”的行业。当时,拉莎·贝尔还颇有野心,想要打造一个“拉莎生活圈”。
生活圈没有建成,但当销量下降时,疯狂的关店潮就来了。年以来,拉夏贝尔主动收缩,今年门店数量减少了多家。
其次,直营模式过于沉重,收缩锋面无法有效调整。
邢家兴从经销商加盟制入手,深知加盟制会带来渠道不可控、利润分配环节长的弊端。因此,我们押注于“全直营”模式。
全直营虽然带来了高毛利率,一度带来数百亿营收,但也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和风险。
过于沉重的商业模式导致扭亏为盈,库存居高不下,降价清仓成为常态。这对品牌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年下半年,拉夏贝尔开始推出特许经营和合资模式,试图轻装上阵,但消费者对此不再热情。
三是线上转型失败,错失新机遇。
年2月,拉夏贝尔斥资2亿元收购七格格母公司杭州安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过半股权,希望强化线上销售渠道。收购完成后,杭州安舍接手了拉夏贝尔的电商业务,帮助其电商销售额在一年内增长了十倍以上。
但后来陷入金融危机后,年5月,拉夏贝尔以2亿元出售杭州安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股权。接手后,其线上销售收入开始下滑。
今年,拉夏贝尔将部分在线业务转变为授权模式。虽然毛利率较高,但这也意味着其进一步失去了对线上渠道的控制权。今年第三季度,拉夏贝尔线上营业收入仅为846万,远低于其他渠道。
“拉夏贝尔”的集体危机不仅仅限于拉夏贝尔。带着90后的“青春记忆”,真维斯、艾格、贵人鸟等品牌逐渐消失在浪潮中;曾经非常火爆的美特斯邦威也连年亏损,一直在关店的困境中挣扎。
消费趋势、渠道模式、市场环境都在快速变化,“拉夏贝尔”被抛在了后面。
拉夏贝尔曾以ZARA为标杆,但最终陷入库存危机的泥潭。一个无奈的事实是,当今的服装行业,只有更快,没有最快。竞争是消费者精准解读、供应链柔性、精细化运营等综合能力的竞争。
一个例子是,电商直播也在颠覆时尚行业。T台变身巨大直播间“现秀现买”。另一方面,直播间积累的消费大数据快速传输至柔性供给端,指导款式快速更新迭代。
今年天猫双11上最热门的女装品牌之一是一个看似陌生的品牌“ITIB”。它成立仅18个月,但在双11期间超越了优衣库。这个经常出现在薇娅直播间的品牌,调动灵活的供应链,通过100%设计师联名款完成快速转售。在其天猫旗舰店,销量2万到3万件是常态。
消费者也在迅速变化。在中国消费市场,人们的消费倾向逐渐勾勒出从“功能化”到“品牌化”再到“个性化”的转变轨迹。
年后出生的一代人对于风格已经有了更加个性化的定义。暗黑风格、甜酷风格、无性别风格……这些新鲜的词汇正在不断延伸着当今人们对于风格想象的界限。
可以肯定的是,拉夏贝尔的失利并非孤例。变化和洗牌还将继续。最终牌桌上会留下谁?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