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80多公里,广州盛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大辉仅用了10多天的时间,就做出了从广州海珠中大纺织商务区搬迁至广清纺织基地的决定。清远市清城区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区。告别了狭窄拥挤的城中村,时尚宽敞的新园区给了他很大的信心和期待:“以前的工厂只能容纳4套印染设备,现在已经增加到30套。”
当然,也存在很多问题。园区至广州的物流专线尚未开通。纺织服装产业上下游配套设施,以及园区的教育、生活设施也需要时间积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解决。”海珠市一家服装公司,该公司董事长王忠(化名)正在搬迁,也颇为着急。但他也在考察了半年之后决定搬家。
对于很多在中大纺织商圈起步的服装厂老板来说,他们欣赏中大纺织商圈“好”的现货供应效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上午采购,下午生产,第二天发货”无与伦比;他们也深切感受到发展的“不易”。 —— 老城区发展空间、消防条件、历史文化等因素制约了发展。广东省及广州市、清远市推出促进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相关政策,鼓励一批纺织加工制造企业率先实现转移。
广东省、市正在共同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图为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区。广清中大时尚科技城供图
“清远的租金等成本预计将降低10%以上”
在清远清城区石角镇,广清中达时尚科技城竖起了巨大的裸眼3D屏幕,假山、水池星罗棋布。穿过熙熙攘攘的招聘人群,进入数智中心,映入眼帘的是灯火通明的T台和漂亮的走秀模特。数码印花产业园内,厂房宽敞明亮,数十台数码印花机正在轰鸣运转。
多年前从广州搬到清远,徐大辉的梦想就像是一座涂上了新漆的厂房,明亮而明亮。 “今年生意明显好转,国内外订单都很多。”他已经“长时间”加班了。
今年1月,徐大辉两次来到广清中大时尚科技城。招商中心的沙盘上贴满了“已投资”的标签。根据规划,该片区将作为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区核心区,打造以纺织服装产业为主导,美妆、皮具、箱包等数字时尚产业、珠宝首饰、新材料、智能制造为重要组成部分。产业集群建成后可容纳企业近5000家。多家大型服装厂已入驻开业,数千台缝纫机已搬入园区。
“在海珠接订单比较容易,但搬迁有风险。”但只用了10多天,徐大辉就做出了搬迁的决定。
在印染行业工作了10多年,徐大辉先是在广州番禺开了一家数码印花设备制造工厂,又于4年前在广州海珠康乐村开设了一家展示工厂。在这个广州小服装厂最集中的地方,他在深巷窄窄的城中村经历了业务的快速增长。握手楼之间不到一米宽的小巷里总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绑着一捆捆布的电动车从里面驶过。各种压折厂、绣花厂、服装厂隐藏在低矮的建筑里,机器嗡嗡作响。
然而,徐大辉位于康乐村的工厂只能容纳四台机器。附近的大工厂很难找到,而且价格昂贵。他的机器销往世界各地,订单模式受搬迁影响较小。清远的工厂规模较大,新成立的服装厂也有较大的印花需求,可以向更高端的客户拓展。
同样被吸引到这里的还有王重。 20多年前,他从江西老家来到广州打工,在西湖路夜市摆摊。后来,他跟着别人到中大布料市场买布料做衣服,并在康禄地区租了一间板房,办起了一家小服装厂。他见证了中大纺织商圈发展的风风雨雨。
“那里的产业链很完整,但空间太小。” 10年前,王忠将工厂搬到了海珠市南洲街道敬业工业区。近年来,疫情对纺织服装业务造成一定影响。六个月前,王忠数十次来到清远考察服装生产环境。去年年底,他多次考察广清中大时尚科技城,最终决定搬到这里。
“清远的房租成本、水电费、生活配套成本预计比广州低10%以上,园区建设也非常标准化,我们的工厂可以扩建到2000平方米。”王忠希望借搬迁机会转型升级,把业务做大。
广清中大时尚科技城正忙着新年招工。
小工厂背后是数十户家庭
“设备还没调试好,员工也还没到,怎么办?”近日的一个夜晚,海珠市南洲街道敬业工业区的几家工厂依然灯火通明。王忠和员工们忙着打包裁床、缝纫机等制衣设备,透明胶带撕裂的声音此起彼伏。八十多公里外,清远的公园经营者不时打来电话,让王重有些着急。
产业有序搬迁前景广阔,但搬迁“重启”也蕴藏着巨大风险。一个完整的服装厂需要缝前、缝中、缝后数十台制衣设备,搬迁工程巨大。原本他打算优先将生产线搬到那里,而开发设计业务则暂时留在广州。等清远的工厂正常运转后,他就会把东西搬到那里。
去年底以来,王中工厂的一批设备已逐步移至清远。但由于两年前的疫情影响,所有员工都提前回家,直到现在搬迁工作还没有完成。 “现在是旺季,生产线无法启动,所以一批订单的交付只能推迟。”王重耸耸肩。
更让他着急的是,一些员工陆续辞职。 “一个小工厂搬迁的背后,是二十、三十个员工,甚至是二十、三十个家庭。”王忠表示,除了产业配套,教育、生活等配套也要跟上。
搬到那里的徐大辉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受影响最严重的领域是物流。园区至广州的物流专线尚未开通。
针对搬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广州、青岛等地相继出台政策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去年12月,广州海珠区与清远市相关部门签署《产业梯度有序转移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国家级创新中心、检测中心、共享车间等,提供配套设施为高效承接纺织服装生产加工企业。服务。
海珠区还将出台政策,鼓励一批纺织加工制造企业牵头搬迁。同时,加快中大纺织商务区周边城中村改造。将与清远市共同打通上下游,梳理完善贸易、物流、仓储等产业链各环节。通过多种举措,联动联动,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近期发布的《清远纺织服装产业八项措施》设置了支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奖励、支持企业搬迁免租补贴、企业经济贡献奖励、支持企业招工稳就业补贴等。等,最高奖励5000万元。清远还为中大纺织圈内企业提供商务结算、融资、购房、子女教育等全方位支持。
搬迁困难重重,但解决问题的措施正在一一落实。 2月7日,首趟莲塘市场至广清中大时尚科技城的短线公交车K219路发车,方便工人上下班。 “我们为企业招收服装工人,目前有3000多名新招工人正在接受岗前培训,近期还将招收5000名工人。”中华集团有限公司(广清中大时尚科技城)总经理罗海东说。
“园区招工效果非常好,力度也很大,近期我们正在积极推广清远至广州的物流专线。”连日来,王忠对广东、青岛和产业园区解决问题的速度感到满意。他说:“这两天我们正忙着调整设备,想尽快开工。”
“不到2个月的时间,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区已接待全国3500多家企业,其中已落地企业460多家。”中华集团董事胡中华表示。
去年12月以来,广东省、市合力推动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鼓励一批纺织加工制造企业率先实现转移,打造“广州总部+清远基地” ”、“广州研发+清远制造”和“广州孵化+清远”的“产业化”模式推动纺织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至园区,企业纷纷开业。
解决方案
过去三十、四十年形成的市场体系和产业链将如何转移?
政府、企业、商会要共同努力,有序引导
广东财经大学大湾区双循环发展研究院(商贸流通研究院)教授王先清20多年来一直关注中大纺织商务区的发展。他在参观广清中大时尚科技城后表示:“广州纺织服装产业缺乏超大型园区,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产业园区非常有利于技术、产业和市场的进步。”
“广州的纺织服装市场体系和产业链花了30到40年的时间才形成,根深蒂固。搬迁肯定会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某些环节的缺失、某些生产要素的缺乏等。”王显庆认为,产业转移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艰苦的工作和不断的实验。
“搬迁肯定会很困难,焦虑的时候甚至会有点后悔。但如果我们不改变,这里的发展已经到了极限。”王重说道。
“广东早期抓住了国际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但产业扩散链无序,导致产业过于分散、产业园区化程度低,导致广东纺织服装产业大而不强。”王先清认为,现在政府、企业、商会等各方力量要引导客流、商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有序地向一处发展。
但产业转移不可能一蹴而就,产业链需要时间培育。这不仅需要政府、园区运营方等各方的共同努力,还需要培育新的产业生态、提升市场的集聚效应。
从行业来看,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有望为广东实施“制造主导”和“县域振兴”做出有益尝试。当前,广东正在支持粤东、粤西、粤北更好承接国内外产业有序转移,特别是珠三角地区。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魏后凯表示,要向粤东、粤西、粤北引进产业,必须提供相应的资金、土地等政策支持。在珠三角中心地区,有必要提高部分行业的准入门槛,促进企业外迁。
来源: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赵小曼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