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定和维持合理的库存水平,以平衡库存不足带来的缺货风险和损失以及库存过多导致的仓储成本和资金成本增加——这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精益管理理论里有句话叫快时尚服装被烧了:
“与烧毁快时尚服装的显性罪恶相比,库存的隐性罪恶更为严重。”
对于服装企业来说,库存既是蜜也是砒霜。
和蜂蜜一样,库存本质上是一种“懒惰的政治思维”。可以用来稳定周期,争取经销商,甚至可以把经销商变成抵御风险的护城河。当终端销售环境良好时,剩余库存规模可控,可以通过折扣、促销等方式快速清理资金。
砷库存没有什么好故事可讲。一旦销售环境恶化,很容易造成库存积压和资金占用问题,严重威胁持续经营。
年的寒冬对于服装零售企业来说并不容易。NewLook、Topshop等快时尚服装品牌纷纷关闭中国渠道。七匹狼和贵人鸟正在艰难转型,清理库存、整合渠道成为今年的重点。
国际领先的服装巨头HM的处境更加艰难。受中国经济低迷影响,HM的财报不断下滑。尽管采取了多种库存清理方式,HM的库存仍在不断上升。HM甚至为了清理库存而焚烧衣服,这和29-33大危机时倒牛奶如出一辙。
关店趋势与库存悲剧据盈商大数据中心监测,年,全国典型城市购物中心服装店关店数量占比28%。快时尚服装被烧毁;服装店开业数量占28%。仅次于餐饮,达到30%。
年的数据也并不好看,一批快时尚服饰品牌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NewLook、Topshop等快时尚服装品牌相继关闭了在中国的线上线下渠道。
那些以为自己过得很好的国际大品牌其实也过得并不好。根据年第三季度财报,HM库存已达387.19亿瑞典克朗,同比增长15%。这已占HM销售额的33.5%,而上半年财报为31.9%
如果你看看中国本土的服装龙头,你会发现,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依然不容乐观。
以海澜之家为例,年至年,海澜之家的存货余额分别为60.86亿元、95.8亿元、86.32亿元、84.93亿元,持续处于较高水平。长江证券数据显示,森马正在不断关店。
今年12月,为解决商业模式带来的历史问题,贵人鸟决定收购部分经销商的渠道资源,并收回部分库存。渠道采购合同金额约为1.47亿元,预计采购合同金额约为4.19亿元。本次交易预计将减少公司今年主营业务毛利润2亿元。
虽然七狼近年来一直在提高库存周转率,但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纺织网数据显示,七匹狼的库存账龄超过一年的占库存账面余额的41%。作为闽派服饰的龙头企业,七匹狼仍在消化旧模式的遗产。
一般情况下,服装企业的健康库存率应该在30%左右,而国内服装企业的平均库存率为40%至50%。绝大多数库存都是过季商品。庞大的库存让传统服装企业不堪重负。接近警戒线。
服装店关门的趋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库存管理问题。库存积累问题往往会导致渠道流失、现金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1、订购模式简单、广泛。在经销商模式下,零售商通常根据自己的销量和对市场需求的估计向经销商下订单。经销商根据零售商的采购量和自己对市场状况的预测来下订单。向总公司发出订单,总公司根据订单直接开始生产。
公司生产的产品只满足经销商和零售商的需求,而不是消费者的需求。生产和销售极容易出现问题,增加库存。
新零售革命下的数字供应链
2、供应链管理水平滞后。国内服装企业很少花费财力、物力打造自己的精细化供应链,也缺乏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人才。这使得供应链中每个节点的信息共享很差而且不可能。如果信息传递和交换不及时、准确,就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及时组织生产和销售,造成产品积压。
长江证券提到,库存带来的周期性波动甚至可能影响公司未来2-3年的生产和销售节奏。长江证券判断,七匹狼和罗莱的生命史呈现明显的周期性波动,库存周期大致在2-3年之间。事实上,某纺织网的数据表基本证明了这一判断。
库存策略的红黑库存管理本质上是一个由企业财务、营销、经销商、供应链等一系列环节组成的综合问题。七匹狼此前在财报解读中提到:
“针对现有淡季库存,公司将灵活运用EFC工厂店、电商渠道、举办大规模临时销售等多种渠道,加快消化淡季库存。”
在这里基本可以看到服装企业清理库存的套路。当然,这些策略也面临着各种麻烦。
1、疯狂折扣+电商促销然而,阿里巴巴、京东等平台的大型促销往往需要购买流量,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营销成本。采购去库存并不是长久之计,甚至可能导致“流动库存”。一家公司卖得越多,亏损就越大。
尤其是在猫狗大战的情况下,线上清库存甚至可能面临两种选择的困扰。对于企业来说,这并不是更好的清理库存方式。
2、在大型商场设立线下特卖。如果喇叭里喊着“厂家直销,统统80元”,那很有可能是特价促销。尤其是春节期间,三四线城市的超市经常出现特价促销活动。
坦白讲,这种清理库存的方式效率并不高,甚至可能透支消费者的购买力,影响新衣后续的销售。所以线下特价促销中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一年中12个月中有9个月都在特价促销,服装生产企业的利润率会因此受到拖累。
3、库存作为促销赠品转移给经销商,即厂家通过渠道激励和***销售的方式转移库存。有的服装厂家甚至会推出100%赠品、100%销售的库存消化策略。比如你采购50万元,就可以低价出售10万元的库存,甚至赠送库存。不仅增加了经销商的忠诚度,还鼓励他们购买更多的商品。
问题在于,这种思维是“不顾经销商的死活”,完全把经销商当作“湖泊”,任由其发挥库存调整的作用。这种策略往往会放大库存问题,大量库存甚至可能在经销商处持续2-3年,影响经销商进货的积极性。
4、C2B模式,“预售+定制+OEM”库存控制。当传统策略存在太多弊端时,一些服装企业选择改革商业模式来解决库存问题。
例如,D2C——是一个全球设计师集成平台。虽然这种模式确实可以引导用户互相推荐好产品,反映用户的生活需求和购买倾向,为设计师和平台提供供需方向。
但“预售+定制+OEM”模式难以量产,产品性价比一般。说到底,它其实只是城市小众群体使用的。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个专注于服装商品掌控的创业项目。从中国庞大而深厚的大众消费群体来看,它还是比较小众的。
5、最极端的情况当然是把快时尚的衣服烧了!这是服装企业清理库存最糟糕的方式。——个库存需要占用仓库。房租是成本,交通是成本,销售仍然是成本。如果转嫁到经销商身上,连人都不要了,还会进一步侵占经销商的库存,甚至更好的办法其实就是烧掉。
据fashionunited报道,丹麦一档名为《OperationX》的电视节目派记者跟踪调查HM未售出库存的去向,发现这些衣服被集中运往垃圾处理公司焚烧。
对外,HM以公益的名义回收消费者的衣物。在内部,它把所有滞销的衣服都烧掉,并简单粗暴地处理掉。自年以来,总共销毁了60吨。
对于国际大牌来说,焚烧无异于丑闻,无异于欺骗公众。
社交电商消除库存年,几乎所有电商行业都在通过社交模式重塑服装企业的供应链。社交电商正在帮助中国服装企业消除库存。
新零售革命下的数字供应链
拼多多通过建团模式,通过微信9亿用户的关系链进行商品销售,短时间内聚集大量需求,模拟预测消费者未来的需求,并将预测传递给上游厂商。
***天天特价也在学习团购模式。简单来说,用户在***天天工厂上团购,然后工厂根据***反馈的消费者数据和建议对产品进行大幅调整,从而降低商品价格。
艾坤的S2b2C模式更注重整个环节的管理和协调能力,如何加快整个环节的流通效率,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控制能力和灵活性。
社交电商的真正优势在于社交化、数据化、系统化。
新零售革命下的数字供应链
1.社会化。***天天工厂使用***内部的社交系统,使用分享码进入微信社交系统分享产品。拼多多公开在微信群里组织群殴。
爱坤的S2b2C社交电商模式中存在三个角色。S是服装供应商,B是经销商,C是终端消费者。艾坤的主要作用是搭建一个平台,帮助上游供应商找到足够的职业***。这种社交分配体系通过信任关系在微信群中形成裂变式的沟通。
2.数字化。让预测、生产、仓储、共享、订单预订等各个环节通过ERP系统对接底层数据,对全链路数据订单进行监控和分析。成本、效益、质量数据都可以在系统中清晰了解,提高社交电商的运营效率。
服装公司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来预测销售并安排生产。他们甚至可以知道每种款式服装的销量以及应该安排多少生产。
3.系统化。社交电商尤其是S2b2C模式的真正优势在于将供应链管理变成一个系统。爱库库更注重整个环节的管理和协调能力,以及如何加快整个环节的流通效率,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控制能力和灵活性。
其目标是提供统一的物流能力标准和服务标准。该系统可以帮助很多中小型制造企业梳理供应链SOP,让所有供应链问题一目了然。
在社交电商的支持下,爱酷平台品牌单次销售周期为48小时,回款周期仅为7天。对于服装企业来说,年底可以快速补充资金,为来年春季的款式更新做准备。
可以说,无论是阿里巴巴、拼多多还是爱趣,都在帮助企业去库存。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年的一次活动中公开表示,菜鸟经营者的责任之一不是快递应该有多快。这是快递公司应该考虑的。菜鸟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中小企业去库存,从而提高实体经济的效率。
新零售革命下的数字供应链
事实上,消除库存最根本的问题是改变供应链。从销售预测、上游采购到工厂生产、智能仓储、仓储分配、补货计划,都用数据进行精准预测,让企业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所以你可以看到,七匹狼、贵人鸟、森马等本土优质服装品牌几乎都更喜欢拼多多、爱坤——这样的平台,因为这些平台实际上帮助这些企业“升级商业操作系统”。
年5月,尼古拉斯·卡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题为《ITDoesn’tMatter》的文章引起了巨大争议。
互联网已经经历了黄金时代,接下来就是白银时代。帮助传统企业升级操作系统,做商业界的“卖水者”,或许才是最持久的生意。
社交电商要做的,就是利用这种“操作系统”,把变成砒霜的库存变回蜂蜜。
#专栏作家#吴俊宇,微信公众号“有几度深”。独立作家,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和数字家电的产业融合。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相关资讯: